一、手机芯片发展史?
开启四核时代
时间来到了2012年5月,三星在伦敦发布了三星Galaxy S Ⅲ,全球首发四核处理器Exynos 4412,初代主频为1.4GHz,魅族MX2处理器也是Exynos 4412主频为1.6GHz,魅族发布后三星Galaxy S Ⅲ也使用1.6GHz的芯片。三星Galaxy S Ⅲ也是一代神机,发布100天就突破1000万台销量。时间来到了8月16日小米发布小米2,搭载骁龙APQ8064(S4Pro)全球首款采用28纳米四核1.5GHz处理器。是那时候全球最快的处理器,因为是28nm提高了性能有效降低功耗跟发热量。一个月后苹果发布了新一代iPhone,iPhone5屏幕一改苹果万年3.5寸升级为4寸,搭载苹果自研的A6双核处理器,性能是前代A5的两倍跟三星Exynos 4412一样都是32nm制程。12月,联发科技发布首款四核芯片MT6589,这款芯片大到华为、中兴vivo小到山寨机都在使用这款芯片,因为MT6589是一款28nm制程的芯片,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。
重回战场
2013年1月23日,海思带着K3V2重回战场,这款芯片是华为芯片部耗时两年研发出来的,是2013年体积最小的四核的处理器,这款芯片搭载新电源系统管理,在性能,发热,同样电池容量能延长30%。2月25日中兴在MWC上推出骁龙800,这款处理器采用四核主频高达2.3GHz,相比前一代性能提升75%左右。三星在3月14日推出三星S4搭载Exynos 5410双四核处理器,是A7+A15的组合A15主频为1.6GHz A7主频为1.2GHz。大核心处理高性能小核心处理日常,既满足性能又提高续航。9月苹果发布iPhone5s搭载A7处理器,这也是全球第一款64位处理器,性能是前一代的2倍是初代的40倍,64位消耗更多的内存,带来的性能是当时无人可敌的。A7芯片没有设计X后缀的芯片,足见这款其强大性能。年底联发科发布MTK6592,这款芯片是全球首款商用量产的八核心。MT6592由8颗Cortex-A7构成最高频率可达2GHz。不分大小核带来的危害就是发热过大,有时会出现一核心干活,剩下七核心的围观。
麒麟诞生
14年初,海思发布第一款麒麟芯片麒麟910,4核1.6GHz,5月7号发布这款芯片升级版麒麟910T主频升级为1.8GHz。联发科这边带来了第二款八核芯片MT6595,这次不是八个同样的芯片,而是换成了四核Cortex-A17以及四核Cortex-A7的大小核方案。这样解决了发热问题。今年苹果拿出A8全球第一款20nm的芯片,代工厂也从三星变为台积电,但苹果还是维持自己的双核心步伐没有被打乱。苹果推出Metal技术,这项技术可以让开发者把A7或者A8性能发挥完。最后就是14年挤牙膏的骁龙推出骁龙801,只是骁龙800的升级版,支持了双卡双待性能方面提升不大。这段时间芯片一直处于你双核我四核,你四核我八核的追赶中,让消费者相信多核心就是快,但八核处理器一人干活七人围观为被人吐槽过,所以核心数不是评判处理速度的唯一标准。更新的制程,更多的晶体管,优秀的优化这些汇合才能使一台手机发挥更好的性能!被分成三个团体,激进的联发科,稳定发展的海思、骁龙、三星和独自发育的苹果。
二、芯片nm发展史?
芯片nm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,当时的芯片尺寸大约是10微米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芯片尺寸逐渐缩小,到了21世纪初,nm级别的芯片开始广泛使用。
2007年,Intel公司推出了45nm工艺的芯片,随后逐步推出了32nm、22nm、14nm、10nm和7nm等先进工艺。目前,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正在争夺制造7nm以下的芯片的能力,并且正在探索更小尺寸的芯片制造技术。
三、麒麟芯片发展史?
2014年初,华为推出了麒麟910
2015年11月05日,华为正式发布了麒麟950
2016年10月19日,麒麟960在上海举行秋季沟通会上正式亮相
四、世界芯片nm技术发展史?
芯片制造企业发展简史:
1)2001年,当时的芯片制程工艺是130纳米,我们那时候用的奔腾3处理器,就是130纳米工艺。
2)2004年,是90纳米元年,那一年奔腾4采用了90纳米制程工艺,性能进一步提升。
而当时能达到90纳米制成工艺的厂家有很多,比如英特尔,英飞凌,德州仪器,IBM,以及联电和台积电
3)2012年制程工艺发展到22纳米,此时英特尔,联电,联发科,格芯,台积电,三星等,世界上依旧有很多厂家可以达到22纳米的半导体制程工艺。
4)2015年成了芯片制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,当制程工艺进入14纳米时,联电(台湾联华电子)止步于此。
5)2017年,工艺步入10纳米,英特尔倒在了10纳米,曾经的英特尔芯片制程独步天下,台积电三星等都是跟在屁股后面追赶的。
但是当工艺进入10纳米后,英特尔的10纳米芯片只能在低端型号机器上使用,英特尔主力的I5和I7处理器,由于良率问题而迟迟无法交货。
而在7纳米领域,英特尔更是至今无法突破,而美国另一家芯片代工巨头“格芯”,也是在7纳米处倒下的。
6)2018年,工艺步入7纳米
格芯宣布放弃7纳米,在前文“敌人不会仁慈”中,提到,格芯是美国军方2016-2023年的合作伙伴,美国军方和航太工业所需要的芯片等都是包给格芯代工的。
但是因为7纳米研发成本和难度太大,格芯最终决定放弃7纳米。
于是这才出现了美国政府将“台积电”纳入美军合作伙伴中,并且准备和台积电签署2024年后与美国政府的芯片代工伙伴协议。
因为7纳米技术,台积电被美国政府视为“自己人”,而为了长期供货美国,台积电也宣布了120亿美元的赴美建厂计划。
美国自己的代工老大英特尔倒在10纳米,格芯倒在7纳米,而进入更难的5纳米,只剩下三星和台积电。
7)2019年发布6纳米量产导入,2020工艺进入5纳米量产
但三星5纳米年初才首发,离量产和高良率还有一大段路要走,之前提过芯片代工,首发,试产,正式量产,这三阶段一个比一个重要。
三星在14纳米的良率比不上台积电,在10纳米的效能比不上台积电,在7纳米的研发制程比不上台积电。
你只有达到正式量产且高良率的时候,才能谈成功,目前台积电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能力量产5纳米的代工厂。
纵观整个芯片工艺制程的发展之路,真的是斑斑血泪,即便强大如IBM,英特尔,格芯等国外大厂也是说倒下就倒下,说放弃就放弃
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,不成功是大概率的,而成功则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用命杀出一条血路。
8)台积电规划2022年3纳米导入量产,绝对的独步天下
9)中芯国际2019年量产14纳米芯片
回到中国大陆,目前中芯国际是唯一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半导体代工企业,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芯片,力供华为。
而在更进一步的7纳米领域(性能比14纳米提高20%,耗能降低50%),中芯仍然挑战重重,年底试产,但离量产还比较远。
但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,世界上只剩三家7纳米的玩家了,一家台积电,一家三星,一家中芯。
10)美国技术含量
从卡脖子来看,包含美国技术的不能给实体清单企业供货(包括代工),台积电7纳米技术美国技术含量不到10%,5纳米技术美国含量不到3%;三星、中芯美国技术含量更高,因此世界上还不存在不包含美国技术的代工企业;换句话说就是,美国可以让任何企业得不到芯片,得不到芯片也就代表了企业因为缺芯而休克。
11)建立不包括美国技术的芯片制造
这个难度非常大,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强有力的各工业链的参与方,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,经过艰苦绝伦的5-10年才可能同步到业界的7、5、3纳米。难度之大可见一斑。
12)乐观一点
摩尔定律发展到极限了,极限的发展会非常缓慢,3纳米量产需要3年以上时间,2纳米、1纳米需要更长时间。
说明这些优秀公司会在终点等一段时间,中国企业需要加油啦。
当然,会有新的架构发展,中国应该抓住起点机会在起点就拼命参与,不要再产生差距。
五、历代主板经历了几代,以及其对应的芯片组?
这个问题有点太大了。主板的变化是随CPU和内存的发展的,主要是配合CPU和内存工作的,出现新的类型CPU就会有新的主板与其配套。所以主板有几代,也可以用支持CPU来划分,478主板、775主板、1155主板等。也可以用芯片组来划分主板类型,从主板型号里面可以看出主板芯片组,如845、865、915、945、965、p31、p35、p43、p45、g31、g41、h55、h61、h67、h77、b75、z77等,比较多,我知道就这些,从H61开始是现在主流主板,属于CPU1155的平台,这些都是英特尔的主板发展。AMD的主板有754的、939针主板、940针主板(AM2)、938针(AM3)Socket FM1这些,按芯片来看有480、570、580、770、780g、790g、A55、A75等等。
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归类,不怎么全,高手请一笑而过。